作为战斗在审判一线的中原区法院共产党员、法官牛乃洪的先进事迹,日前被河南日报做了深度报道。
牛乃洪,人呼“老牛”,不是因为年纪大,而是他有老黄牛般的奉献精神。近年35岁的老牛是中原区法院民一庭的法官。2006年研究生毕业后,老牛在该院办公室做文宣工作,2008年他主动要求到一线办案。就这样,老牛被分到院里刚成立的交通事故巡回法庭。
审理交通事故案件,老牛总是设身处地为当事人考虑,用感情来化解双方心中的怨结,尽最大可能调解结案。他曾创造过一个记录:一天开7个庭,调解6个,判决1个,当天出判决书。这该需要多大的精力和勇气啊!除正常的审判工作外,老牛每天还要接待群众咨询。有时候忙一上午也顾不上喝一口水。朋友问他:“你讲那么多干啥,让他直接起诉不就行了?”老牛说:“起诉后还是我们的工作,而且双方当事人还要花很多时间应诉,能调解息诉对大伙儿都好。”
老牛办案过程中总能发现有价值的东西。2011年8月,一辆水牛罐车夜间冲进民房,导致两人死亡。老牛审理此案后,写了一份以案析法材料,呼吁有关部门从水泥罐车的准入、退出、处罚等方面完善管理措施。他的建议最终推动了相关措施的出台。
今年年初,老牛审理了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案件,果断建议突破交强险分项限额,要求保险公司突破1万元的医疗费限额对受害人进行赔偿。判决结果经媒体报道后,引起有关部门对交强险医疗费限额过低,不能发挥其公益性的思考。
老牛善于写,他写的业务文章,好几篇被最高人民法院的《法律适用》、案例月报选编采用。同事们竖起大拇指,直夸老牛就是“牛”!
牛乃洪同志在审判岗位上俯首耕耘,默默奉献,其先进事迹令人钦佩和欣赏,但牛乃洪不是一个人在战斗,中原区法院还有很多像“老牛”这样,默默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正义奉献给审判事业的党员法官,还有很多值得大家传诵和学习的典型模范,他们都为这个中原区法院这个坚强的战斗堡垒做出了贡献。